基金定投的時間長度和頻率
發布時間:2020年02月27日
基金定投是以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每隔一段固定時間以固定金額投資于同一只基金,它的最大好處是平均投資成本、避免選時的風險。此外,還有將財富積少成多和培養投資人養成儲蓄習慣等優勢。但是基金定投多長時間合適?基金定投的投資周期又該如何選擇呢?
一、定投收益和定投時間長度的關系
基金定投多長時間合適?定投的時間是不是越長越好?帶著這個問題我們進行了如下的數據測算。由于國內股指發布日期晚,樣本較少,無法充分說明問題。我們選擇了美國的三大股指作為定投標的,分別測算了標準普爾500指數和道瓊斯工業指數自1940年2月至2016年10月、納斯達克指數自1971年3月至2016年10月,任意時間開始任意期限定投的收益水平。注意:①任意時間開始:各只指數分別在測算區間的任意一個月份的第一個交易日開始做月定投。②定投任意期限:堅持定投的年限,期間每月扣款不間斷。為了對比,我們測算的期限由短及長包括:1年、3年、5年、10年、20年、30年和50年。
表1:定投年化收益率和定投時間的關系
定投時間 |
1年 |
3年 |
5年 |
10年 |
20年 |
30年 |
50年 |
標準普爾500指數 |
3.72% |
4.30% |
4.49% |
5.32% |
7.33% |
9.21% |
19.41% |
道瓊斯工業指數 |
3.50% |
4.02% |
4.22% |
5.05% |
7.01% |
8.64% |
16.42% |
納斯達克指數 |
5.39% |
17.98% |
6.84% |
8.31% |
12.90% |
15.57% |
- |
數據來源:Wind資訊、長量基金
可以發現:在定投時間小于10年的情況下,定投年化收益率隨著定投時間的增大并未顯著增大;而當定投時間大于10年后,定投年化收益率隨著定投時間的增大而顯著增大。通過美股三大股指的測算,可以得出: 存在定投時間越長,年化收益越高的普遍現象,雖然增幅并不大。
通常情況下,當我們無法做到定投30年、甚至50年時,上述結論也就不能適用于較短時間的定投。在定投第三期中我們對滬深300指數進行了從指數發布日到2016年10月的數據測算,結果表明并非定投時間越長,定投效果越好。比如:滬深300指數定投3年和5年的平均年化收益分別為3.9%和2.1%,遠低于定投6個月(8.3%)、1年(11.2%)和2年(11.8%)的收益。原因在于:從較短時間看,定投收益不僅和定投時間長短有關,而且和市場環境有著很大的關系。當定投周期處于“先上升后回落” 即“倒微笑曲線周期”和“震蕩向下”的市場環境下,定投是無法獲利的。
二、定投收益和投資頻率的關系
基金定投事前設定的投資間隔可長可短,根據投資人的投資偏好,資金安排可以是每周、每雙周、每月、每季度等。我們知道,基金定投分批建倉的好處是平均投資成本,分散風險,那么定投頻率越高,定投的效果就一定越好嗎?
?。?)在整個定投測算期,大部分情況下月定投比周定投好,表現在月定投和周定投收益差值為正值。這可能和A股市場結構有關,牛短熊長,比如在長達4年多的“慢熊”階段(2009年8月至2014年4月期),月定投收益普遍比周定投收益高。
?。?)周定投優于月定投的情況主要發生在2008年4月、2014年7月-2015年5月,該階段都有指數快速上漲的特征。背后的原因可能是:隨著指數快速上漲,周定投買入的份額越少,成本進一步平均,分散了風險。
?。?)在大部分時候,周定投和月定投的收益差都在5%以內,只有在市場波動非常劇烈的時候,會導致二者差別較大。然而在不加入擇時的條件下,我們發現按周定投和按月定投的12年來平均收益差為0.42%,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我們認為,按周定投和按月定投平均上來看收益上沒有顯著差別。
長期來看,定投時間越長,年化收益越高;但從較短時間來看,定投的收益絕不是越長越好,關鍵在于市場的時機,選擇定投的起點及終點。此外,由于A股市場牛短熊長,大部分情況下月定投優于周定投,且在長期定投中,投資頻率的長短與實際投資的效果相差不大。因此,投資者不用糾結是月投還是周投,相反,如果定投的周期縮短,可能導致操作頻繁,從而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